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

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札萨克图刺绣: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

中新网兴安盟7月9日电 题:乌兰毛都草原上的乌兰札萨克图刺绣:指尖上盛开炽热之花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夏日的乌兰毛都草原上,象征美满如意的毛都萨日朗花冠高高翘起,仿若熊熊燃烧的草原刺绣烈焰,微风轻拂而过,上的上盛缕缕花香悠悠飘散。札萨指尖

“附近的克图开炽草原都不及我家乡草原上的萨日朗开得炽热。”札萨克图刺绣绣娘秀云边摆弄着她手中的乌兰刺绣文创产品,边与记者聊着。毛都

近日,草原刺绣记者走进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上的上盛萨日郎巾帼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各色绣品琳琅满目。札萨指尖刺绣作坊里,克图开炽绣娘们飞针走线,乌兰一朵花、毛都一片叶、草原刺绣一只蝴蝶……绣布上的图案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札萨克图刺绣起源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生活在兴安岭上的札萨克图蒙古族妇女将游牧生产生活中的文化习俗,用银针彩线记录下来。

“札萨克图刺绣一般以家庭母女之间代际传承为主,手手相教、代代相传。”秀云告诉记者,她的手艺是随姥姥学会的,“我七八岁就开始学刺绣,刚开始在布头上绣,后来给家人绣衣服和鞋子。”

秀云说,札萨克图刺绣无论是抽象的云纹、回纹、吉祥纹,还是具体的自然景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具有做工精巧、针法细腻均匀、图案生动形象的特点。

2011年,札萨克图刺绣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传承人的秀云在想,如何将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2016年,秀云召集首批16名札萨克图刺绣传承人,成立合作社,取名“萨日朗”。“我们制作民族服装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将刺绣融入现代生活中。”

合作社成立后,秀云组织绣娘们组成服务小分队,在当地及周边村屯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50多期,培训农牧民3500多人次。直接或间接带领1600多户农牧民参与制作札萨克图刺绣产业。

对于有着近20年“绣龄”的王桂珍来说,刺绣是草原姑娘必备的本领。“以前在家里绣,现在合作社给我们提供了交流刺绣技术的平台,而且通过不断加入时尚元素,我们还搞起了创新。”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近几年,合作社制作出“萨日郎”系列产品70多种,包括服装服饰、床上用品、抱枕、围巾、头饰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秀云说,目前,合作社与北京海淀区等地和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技术交流、产品展销;与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布丝瑰”行动计划牵手成立“布丝瑰”工坊,促进订单销售。

“如今,我们的札萨克图绣品远销海内外,并走上了国际时装周的T台,‘札萨克图传统双绣花女子夹袍’还曾在法国卢浮宫展出。”对于自己的梦想在一步一步实现,秀云的幸福溢于言表,“合作社年均创收80多万元,绣娘们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如今,札萨克图刺绣已经发展到包含绣花、贴花、机绣、雕绣、打子绣、混合美等几十项基本内容,刺绣的表现形式也从传统向多元、开放和时尚发展。

“从事札萨克图刺绣的绣娘们在设计作品时,依托传统服饰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为写照,融合双面绣、书法、中国画等元素,开拓创新,一针一线绣制新生活。”秀云说,她爱家乡,更爱萨日朗鲜艳不娇弱,“我要带领姐妹们让札萨克图刺绣开放得如花儿一样红火。”(完)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 首届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论坛举办 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首届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论坛举办 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7月9日从中国科协获悉,作为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平行论坛之一,首届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环境论坛7月8日在北京举办。为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实现科技强国 ...[详细]
  • 枸杞新品吸引“养生”青年

    枸杞新品吸引“养生”青年 中新网宁夏中宁7月9日电 题:枸杞新品吸引“养生”青年中新网记者 杨迪7月8日至9日,第八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举办。“90后”陈鑫鑫特地从宁夏银川市赶赴中宁县,开启枸杞新品“采购计划”。 ...[详细]
  • 内地、港澳台未来教师共同探索AI时代教育共融与发展

    内地、港澳台未来教师共同探索AI时代教育共融与发展 中新网上海7月9日电 (记者 陈静)第三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简称:研学营)9日在上海举行。 十余位教育专家、一线名师,近30名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相关高校的优秀学子,在华东师范大学丽娃 ...[详细]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杨维林为公安部副部长;任命武增(女)为司法部副部长;任命袁晓明为商务部部长助理;任命李金华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 ...[详细]
  • 救援人员从红海一遇袭货轮上救出5名船员

    救援人员从红海一遇袭货轮上救出5名船员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阿联酋当局当地时间9日表示,救援人员正在红海搜寻一艘遇袭货轮的幸存者,英国海上贸易行动办公室称已救起5名船员。美联社说,遇袭货轮“永恒C”号悬挂利比里亚国旗,为希 ...[详细]
  • 业余赛事频出摔车事故 怎么骑行才能更安全?

    业余赛事频出摔车事故 怎么骑行才能更安全? 大量业余选手涌入高危赛事骑行有乐趣 玩命不可取公路自行车赛事具有速度快、环境复杂等特点,天然存在一定风险。近期业余赛事事故频发,在4月举行的井冈山骑行赛事中,一位46岁的女骑友在疑似避让左侧越线骑友时 ...[详细]
  • “避晒式”等红灯是违法行为

    “避晒式”等红灯是违法行为 盛夏来临,很多地方气温达到峰值,街道十字路口一个“怪诞现象”又悄然上演:红灯亮起,部分汽车或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纷纷就近躲入树荫或建筑阴影之中,斑马线前空荡荡,阴凉处却拥挤不堪。这种“避晒式”等红灯,看似 ...[详细]
  • 指挥大师长野健:“回望与跨越”,以音乐可破壁

    指挥大师长野健:“回望与跨越”,以音乐可破壁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题:指挥大师长野健:“回望与跨越”,以音乐可破壁中新社记者 高凯7月9日,日裔美籍指挥家长野健首次携手汉堡国家爱乐乐团亮相中国国家大剧院,登台“漫步经典”系列舞台。这是这位73岁 ...[详细]
  • 用茶水送服药物,到底是有效辅助还是暗藏风险?

    用茶水送服药物,到底是有效辅助还是暗藏风险? 人难免会生个病吃个药,很多疾病的患者,甚至需要每天定时服药控制病情。通常对于口服药物,医生或药剂师都会叮嘱患者用水送服,很多药品的说明书中也建议用水送服药物。但具体到喝药的真实场景,如果身边没有白开水 ...[详细]
  • 全球部长级官员齐聚上海:“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

    全球部长级官员齐聚上海:“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 从华夏文明到当代文化,从航运枢纽到大国制造,7月8日,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嘉宾继续在沪参访,实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上海生动实践,希望能为本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这里,有我思考和学习的内容”进入 ...[详细]
热点阅读